恐龙灭绝发生在大约6,500万年前的地球史上,具体而言是在白垩纪晚期。白垩纪是地质年代的一个时期,大约从1.450亿年前开始,到6500万年前结束。在白垩纪,地球上存在着多样且庞大的恐龙物种,包括霸王龙、雷龙、三角龙等。然而,恐龙灭绝事件导致了它们的全面消失。
恐龙灭绝的原因仍然存在争议,但主要的理论是随着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,引发了大规模的地质灾难。这次撞击事件发生在现在的墨西哥湾的尤卡坦半岛附近,形成了一个直径约180公里的巨大撞击坑,被称为奇克西酷盆地。
撞击事件产生了巨大的火山喷发、地震、洪水和大量的火山灰,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。大量的灰尘和气溶胶进入大气层,阻挡了阳光的到达地面,导致全球气温急剧下降。这对恐龙和其他生物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,破坏了食物链和生态系统,最终导致恐龙无法生存下去。
恐龙灭绝事件也为哺乳动物的进化提供了机会,因为恐龙消失后,哺乳动物开始在生态系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,并逐渐演化成为地球上的主要动物群。恐龙灭绝也为鸟类的演化提供了机会,因为鸟类是恐龙的后代。
总结来说,恐龙灭绝发生在白垩纪晚期,大约在6500万年前。这次灭绝事件可能由一颗小行星或彗星的撞击引发,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崩溃,最终导致恐龙的灭绝。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