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四大银行哪个理财好点?”这问题,我这行里算是听了八百遍了。说实话,这问题本身就有点儿“一刀切”的意思。银行理财嘛,水深着呢,不能简单地说谁“最好”,得看你到底要什么。
好多人一上来就问,哪个银行的理财收益最高?哪个最稳?其实,这就像问“哪个牌子的车最省油?”一样,得看你开什么路况,每天跑多少,是不是还得考虑你喜欢SUV还是轿车。银行理财也是一样,有短期、有长期,有低风险的货币基金类,也有一些风险稍高但收益可能也更高的结构性存款或者代销的基金。所以,上来就问“哪个好”,基本就没说到点子上。
我见过不少客户,拿着几万块钱,就想买那种预期收益率8%以上,还说“零风险”的产品。这种想法,说实话,我只能劝他们理性。收益和风险永远是孪生兄弟,想零风险,那收益也就那么一点点,可能连通胀都跑不赢。想高收益,那得承担相应的风险,而且银行也不是万能的,他们代销的产品,也得看基金公司或者发行方的实力。
再者,银行理财产品更新换代也很快。今天你看到一个不错的,过几个月可能就没了,或者有新的、更好的出现了。所以,一味盯着某一个银行,或者某个具体产品,可能有点“守株待兔”的意思,效率不高。
我们说的“四大银行”,通常指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。这几家呢,体量大,网点多,产品线也相对齐全。但具体到理财,它们也有各自的侧重点。
比如说,中国银行,我感觉它在国际业务和汇率相关的理财产品上,会相对多一些,有时候会推出一些跟外币挂钩的结构性产品,对于有外汇需求或者对汇率波动有一定判断的客户来说,可能会有点吸引力。但是,这种产品,风险相对就不是那么“纯粹”了,你得懂点汇率。
农业银行,它的优势可能在于服务县域经济和农村地区,所以它在一些大众化、普惠型的理财产品上,种类会比较多,比如一些中低风险、期限比较灵活的定期存款或者理财产品,对于刚开始接触理财,或者资金量不是特别大的人来说,可能会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。
建设银行,我个人感觉它在科技创新这块做得比较早,所以它的手机银行APP或者网上银行在理财功能这块,体验感通常还可以。产品线方面,也比较均衡,不偏不倚,各种类型的都有,适合想要在一个银行“一站式”解决理财需求的人。
至于工商银行,作为宇宙行,它的产品种类那是相当丰富,从最基础的货币基金到复杂的结构性产品,基本你想到的,它都有。而且,它的客户群体也最广,所以它推出的产品,往往会考虑大多数人的需求,相对来说,稳健型的产品会比较多,适合风险偏好比较低的投资者。
我经常跟客户强调,选理财产品,你要关注的重点是:第一个,产品的风险等级。银行都会给你标注,C1、C2、C3、C4,这个一定要看懂,千万别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。第二个,产品的期限。你这笔钱是打算放多久?短期需要用到,还是可以长期投资?不同期限的产品,收益和风险肯定不一样。第三个,产品的投资方向。是投资债券、股票,还是货币市场?了解产品的底层资产,才能知道风险到底在哪里。
举个例子,我曾经有个客户,就特别看好某个银行的“XXX稳健收益计划”,收益率写得很高。我一看,好家伙,这产品大部分钱都投到了一些非标资产,还有一些海外的权益类产品,风险等级标注的是C3。我当时就跟他说,这个产品虽然名字听着稳健,但实际风险不低,而且一旦碰上市场剧烈波动,或者这些非标资产出问题,本金都有可能受损。结果呢,市场不好,他那个产品收益确实不如预期,还担心本金安全。
所以,别光看银行名气大,产品名字好听,关键还得看产品本身的说明书,里面的投资范围、风险揭示,这才是最真实的信息。
真正意义上的“好”理财,是那个最适合你当下情况的。你是学生,刚开始攒生活费,那可能就得从余额宝、零钱通这类货币基金开始,安全第一,能赚点零花钱就行。你是上班族,手里有点闲钱,但短期内也可能要用,那可以看看一些3个月到1年的定期理财,风险低,收益比活期高一点。如果你是家庭经济支柱,有长期投资的打算,并且能承受一定的风险,那就可以考虑一些偏股型基金,或者银行代销的QDII基金,但前提是你得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知识储备。
我见过很多客户,最后能赚到钱的,反而是那些把钱分散开的。可能一部分钱放在了四大银行的低风险产品里,另一部分买了指数基金,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去尝试一些自己了解的领域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风险分散了,就算某一部分亏了,其他部分还能补回来。
除了直接的收益率,你还得考虑其他一些东西。比如,有时候为了拿到某个“高收益”产品,你可能得先存一大笔钱在银行,或者办理一些xyk、贷款业务。这中间的“隐形成本”也不能忽略。还有,就是银行的客户经理。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,有些是真心为你考虑,有些可能就想着完成业绩,推销他手里的高佣金产品。所以,跟客户经理沟通的时候,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多做点功课,总是没错的。
我个人的经验是,如果你真的对某个产品拿不准,或者觉得银行经理说的有点含糊,那就别急着下手。可以先找找独立第三方的理财资讯,或者咨询一下专业人士的意见。毕竟,钱是自己的,承担风险的也是自己。